材料与化学研究所
- 姓名: 杨向光
- 性别: 男
- 职称: 研究员
- 职务:
- 学历:
- 电话: 0797-2130675
- 传真:
- 电子邮件: xgyang@gia.cas.cn
- 所属部门:
- 通讯地址:
杨向光,男,1962年8月出生,吉林白城人,中共党员,研究员,博导。1984年,1987年,1990年于吉林大学分别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1年起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春应化所环境催化课题组组长、绿色化学与过程吉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所学术/学位委员会委员。1997年4月~1998年4月,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KIST),Brain Pool研究员;2002年8~9月,德国马普学会Fritz-Haber研究所合作研究;2006年4~5月,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合作研究。2022年6月起全职加入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工作,现任院学术/学位委员会委员,材料与化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中国化学会催化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应用化学委员会委员,中国稀土学会催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石油化工》、《应用化学》编委。主要从事新型催化材料,机动车尾气净化催化剂,脱硝催化剂,石油裂解催化剂-FCC催化剂,以及电池正极材料等的研究与开发。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工信部稀土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吉林省重点科技研发项目、企业横向合作等多项课题。在ACS Catal.、J. Phys. Chem. Lett.、Sci. China Chem.,Chemcatchem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申请专利20余项,授权15项。
简 历:
社会任职:
(1)新型催化材料:采用纳米可控合成技术,调控催化材料结构,将催化材料用于CO氧化、低碳烃(C1-C4)催化燃烧及选择催化氧化、NOx以及VOCs消除等目标反应,通过表面科学技术等手段系统地研究催化剂的活性位点、构效关系以及反应机理,着力研制出性能优异的催化剂。
(2)机动车尾气处理:致力于降低汽车尾气催化剂中贵金属用量、提高催化剂的热稳定性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可降低汽车尾气催化剂生产成本、提高催化剂使用寿命的技术。
(3)脱硝催化剂:针对商用钒钨钛催化剂活性组分V2O5有毒,且存在氧化能力较强和操作温度窗口过窄等缺点,通过提高脱硝催化剂的低温活性与稳定性,改善催化剂低温抗中毒能力,解决脱硝催化材料关键制备技术和产业化集成技术,进而开发出新型高温稳定性好、价格低廉、无毒以及更强的耐碱、砷中毒能力的脱硝催化剂。
(4)石油裂解催化剂FCC催化剂:以提高FCC催化剂性能为目标,调控分子筛骨架铝分布,来控制离子的存在状态,通过多种分子筛的复合,实现对裂解催化剂活性与选择性以及稳定性的调控。
研究方向: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现代催化原理》,吴越,杨向光,ISBN:9787030145802,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5-05-01
2.Feng Guo#, Jingwei Li#, Yibo Zhang*, Xiangguang Yang*, Enhanced Stability and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Active Rh Sites on Al2O3 Via Atomic Layer Deposited ZrO2, J. Phys. Chem. Lett., 2022, 13(38): 8825-8832
3.Sinter-resistant and high-efficient Pt/CeO2/NiAl2O4/Al2O3@SiO2 model catalysts with “composite energy traps”, Sci. China Chem., 2020, 63(4): 519-525.
4.Ultrafine PdOx nanoparticles on spinel oxides by galvanic displacement for catalytic combustion of methane, Catal. Sci. Technol., 2019, 9(22): 6404-6414.
5.Combination of Pt@CeO2/MCM-56 and CeO2-CuO/MCM-56 to purify the exhaust emissions from diesel vehicles, Appl. Catal. A, 2019, 570: 387-394.
6.Superior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Ce1-xBixO2- folid solution and Au/Ce1-xBixO2- for HMF conversion in alkaline aqueous solution, Catal. Sci. Technol., 2015, 5(2): 1314-1322.
7.Investigation of the Redispersion of Pt Nanoparticles on Polyhedral Ceria Nanoparticles, J. Phys. Chem. Lett., 2014, 5(14): 2479-2483.
8.Perovskite Oxides: Preparation, Characterizations, and Applications in Heterogeneous Catalysis, ACS Catal., 2014, 4(9): 2917-2940.
9.A novel PdNi-Al2O3 catalyst prepared by galvanic deposition for low temperature methane combustion, J. Energy Chem., 2013, 22: 610–616.
10.Hydrothermal Method Prepared Ce-P-O Catalyst for the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O with NH3 in a Broad Temperature Range, ChemCatChem, 2010, 2: 1416-1419.
代表论著:
专利申请:
1996年获第四届吉林省青年科技奖
中科院自然科学三等奖
2001年获政府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