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院长李晓红

  

  2021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全局,全面总结我国科技创新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科学分析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大势,深刻阐释新发展阶段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点任务,对更好发挥两院院士作用提出殷切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定创新自信,紧抓创新机遇,勇攀科技高峰,自觉肩负起光荣历史使命,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担当作为、贡献力量。 

  一、深刻认识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的坚实基础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守正创新、勇毅前行,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坚实的科技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就我国科技创新的根本方向、基本目标、基本方针等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要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领导,健全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体制,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要有强烈的创新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要坚持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坚决扫除阻碍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体制障碍,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坚持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不断改善人才发展环境、激发人才创造活力;要深度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深入参与全球科技创新治理,全面提高我国科技创新的全球化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系列重要论述,为我国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我国科技事业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综合创新能力大幅跃升,国家创新指数全球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至2021年的第12位。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载人航天、载人深潜、星际探测、北斗导航等跨越发展,特高压输变电、超级计算、高速铁路、杂交水稻等跻身世界前列。科技发展有力支撑人民需要,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疫情防控、污染防治等提供助力。科技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探索实施“揭榜挂帅”、“赛马”、“首席科学家负责制”、“青年科学家项目”等新机制,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自主权进一步扩大,高校、科研院所创新活力进一步增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强化,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跻身全球科技集群前10位,4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已成为突破一批重大科学难题和科技瓶颈的前沿阵地。科技生态持续好转,人才评价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四唯”不良导向进一步扭转,以创新质量和学术贡献为核心的分类评价体系基本构建,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核心的科学家精神得到大力弘扬。 

  现在,我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已经具有了坚实基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技整体水平大幅提升,我们完全有基础、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乘势而上,大展宏图”。 

  二、牢牢把握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面临的形势任务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主动求变识变应变、因时因势而动的重大战略抉择。 

  从国际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我们国家进入科技发展第一方阵要靠创新,一味跟跑是行不通的,必须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广度显著加大,深度显著加深,速度显著加快,精度显著加强,新的科学研究范式和各学科跨界融合的创新模式将成为未来科技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科技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领域。世界各国不断加强对科技研发的重视和支持,出台多项政策法案抢先布局科技前沿,优化科技竞争策略,抢占未来科技发展先机。我国科技自立自强既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又面临差距拉大的风险挑战,必须抱有间不容发的危机感、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奋力赶上世界科技最前沿,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从国内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回顾近现代发展史,世界上的现代化强国无一不是科技强国。当前,我国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经济发展环境出现了变化,特别是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出现了变化;劳动力成本在逐步上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成为发展的瓶颈,旧的生产函数组合方式已经难以持续,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全面上升。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只有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才有更加安全、更为可靠的基础。 

  三、加快落实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气、坚忍不拔的定力,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全面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科技创新工作的战略部署,抢抓机遇、攻坚克难,不断激发创新动力。 

  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重视基础研究,大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勇于探索、突出原创,进一步加强对未来科技发展和应用趋势的研判,善于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凝练科学问题,弄通“卡脖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坚持问题导向,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在石油天然气、基础原材料、高端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上全力攻坚。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等事关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核心领域,前瞻部署一批战略性、储备性技术研发项目,加快突破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有力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 

  持续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坚持系统观念,分类定位、优势互补,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构建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紧跟世界科技发展大势,紧密结合我国发展对科技发展提出的使命任务,高标准建设国家实验室体系,使之成为战略性、关键性重大科技成果的诞生地。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建设国家科研机构,突出原始创新能力,着力解决影响制约国家发展全局和长远利益的重大科技问题。发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基础研究深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加速建成一大批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突出市场需求、集成创新、组织平台的优势,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 

  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抓系统布局、系统组织、跨界集成,把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面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未来的整体优势。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培育直接面向市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市场主体,让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优化和强化技术创新体系顶层设计,加快转变科技管理方式,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进一步完善科技评价制度,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让有真才实学的科技人员安心科研、挂帅出征。 

  深度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更大范围更深层次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使我国成为全球科技开放合作的广阔舞台。积极探索新的科技合作模式和机制,有效利用和组合全球创新要素,加强创新成果共享,努力打破制约知识、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流动的壁垒,促进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创新交流。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提高我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影响力和规则制定能力,积极发出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全面提升我国在全球创新格局中的地位。聚焦人类健康、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全球共性问题,努力推动科技创新成果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让我国科技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新时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不断改善人才发展环境、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积极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为人才提供国际一流的创新平台。系统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大力培养使用一批战略科学家,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增强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涵养风清气正、鼓励创新的科技人才成长生态,源源不断培养、引进、用好大批优秀人才。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培育,让更多的青少年心怀科学梦想、树立创新志向,厚植人才生生不息的沃土。 

  四、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工程科技力量 

  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工程院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广大院士全面推进国家高端智库建设,深化院士制度改革,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深入发挥学术引领作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作用、创新人才培养作用,号召广大院士做永远跟党走的忠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斗士、传承红色基因的志士、捍卫院士称号纯洁性的卫士,着力打造一支忠于党、忠于人民、服务国家、顶天立地的战略科学家队伍。 

  全面推进国家高端科技智库建设。充分发挥院士群体多学科、跨领域的优势,围绕事关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的核心领域、聚焦前沿领域,推动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把彻底解决“卡脖子”问题、创造出更多属于我们自己的“国之重器”作为首要职责。坚持以服务党和国家决策为宗旨,紧扣国家发展新战略新形势新要求,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战略研究,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更多智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布局深入开展客观公正的第三方评估,为国家重要项目、科技工程行稳致远提供科学支撑。 

  持续深化院士制度改革。突出院士制度凝才聚智的导向性作用,让院士称号进一步回归学术性、荣誉性。强化国家战略需求和重大贡献导向,更加关注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基础核心领域,坚持“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不断完善院士遴选机制。更好发挥广大院士在科研攻关、战略咨询、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进一步为院士潜心科研松绑减负,创造有利于院士发挥作用的条件,不断激发院士创新动力和活力。 

  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号召广大院士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的优秀品质,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做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表率,做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表率,做坚守学术道德、严谨治学的表率,做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表率。倡导以“从零开始”的心态积极投身科技创新事业,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为己任,秉持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光荣业绩。更好发挥院士群体先锋模范作用,涵养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培育严谨求是的科学文化,让学术道德和科学精神引领良好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