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侯建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向全国科技工作者发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伟大号召,并对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出部署要求。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为国家科技实力的主要载体和集中体现,要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切实履行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 

  一、深刻认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高度,紧扣新时代发展要求,准确把握国际发展大势和科技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全面部署五个方面重大战略任务,深刻阐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干什么”、“谁来干”、“怎么干”的总体要求,为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独立自主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新中国成立之初,党中央提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方针,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经济全球化发展,党中央与时俱进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部署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实现历史性变革,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既体现了与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创新驱动一脉相承的精神实质,也体现了充分发挥我国科技发展已有良好基础和独特优势,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更高水平迈进的必然趋势和内在要求。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纪疫情影响深远,世界各国都把强化科技创新作为实现经济复苏、塑造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选择,积极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科技创新成为大国博弈的主要战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处于蓄势跃迁、快速迭代的关键阶段,加快重塑产业形态和全球经济格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形成历史性交汇,既为我国加快实现赶超提供了难得历史机遇,也提出了新课题新挑战。我们必须树立底线思维,把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定海神针”,作为赢得可持续发展竞争优势的“制胜法宝”。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明确的实践导向。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科技创新依然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如集成电路、高端制造、关键材料、基础软件等领域,一些底层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依然受制于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构建自主、完备、高效、开放的新时代科技创新体系,形成基础牢、能级高、韧性强、可持续的科技创新能力,才能为增强国家发展力、引领力、生存力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丰富的内涵要求。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求必须做到原创和引领力强,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和安全性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强,应急应变和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能力强,既要能够解决“心腹之患”,也要能够解决“燃眉之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主动的战略选择,而不是被动的应对之策;是创新体系和创新生态的系统比拼,而不是单项的、点上的竞争;是更加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必须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担当重要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世界科技强国竞争,比拼的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都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明确了四类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战略定位和任务要求。加快建设一支引领力强、战斗力强、组织力强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支撑。 

  各类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要充分发挥优势、加强协同配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近年来,国家实验室建设加快推进,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深入实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双一流”建设持续推进,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强化,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展格局。当前,科技创新的复杂度越来越高,重大创新突破往往需要多学科领域深度交叉融合、多主体开放协同。各类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由于各自的定位和特点,任务类型上各有分工,在创新链环节上各有侧重,要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强化协同、优势互补,加强从基本原理、原型、产品到规模市场化的有机衔接和紧密配合,共同履行好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使命任务。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要筑牢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人才根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建设运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创新平台,是培养集聚高水平科技人才的最好实践载体。近年来,我国通过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深海探测等一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迅速培养出一大批科技领军人才。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关键靠人才,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要紧紧围绕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部署和要求,在创新实践中培养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特别要大胆选拔和放手使用优秀青年人才,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培养壮大卓越工程师队伍,加快打造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的战略支点。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要在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骨干引领作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其他各类创新主体一起,共同构成了国家创新体系,各类创新主体间的联系互动水平,特别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带动作用,决定着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要做基础研究的引领者,产出更多重大原创性成果,加快建设原始创新策源地;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学研合作的领头雁,产出重大战略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带动我国创新链产业链向中高端攀升;打造集约高效、开放共享的创新平台,加强公共科研平台、中试转化平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建设,促进科学数据共享共用;做参与国际科技合作的主要代表,牵头发起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参与国际科技组织和重点领域与新兴技术标准、规则制定,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加快提升我国国际科技治理话语权。 

  三、国家科研机构要努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到中国科学院考察工作时,要求中国科学院要牢记责任,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在2019年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的贺信中,要求中国科学院“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中国科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明确“定位”、准确“定标”、科学“定事”,加快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 

  明确“定位”,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强化使命担当。始终坚持“国家科学院”、“人民科学院”的定位,时刻牢记作为“国家队”、“国家人”,必须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始终胸怀“国之大者”,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树立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思想,坚决与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指示和要求、与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对标对表,聚焦主责主业,把精锐力量整合集结到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攻关上来。 

  准确“定标”,以更高标准衡量创新贡献。将充分体现国家意志、有效满足国家需求、代表国家最高水平,作为做好“国家事”、担好“国家责”的衡量标准,打造专业领域科技“国家队”。充分发挥体系化、建制化优势,在国家最紧急最紧迫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产出用得上、有影响的重大技术和战略性产品;在基础交叉前沿研究上,努力取得一批世界领先水平的重大原创突破,始终走在科学的前沿,体现独特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在国际科技竞争赛场上与强者同台竞技、奋勇争先。 

  科学“定事”,聚焦主责主业狠抓落实。明确将“强基础、抓攻关、聚人才、促改革”作为重点任务。在基础研究方面,将定向性、体系化基础研究作为主攻方向,改革选题机制、组织模式和管理方式,加快产出“从0到1”的重大原创成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加强多学科交叉和大兵团协同作战,积极承担和高质量完成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重点抓好战略科学家和青年科技人才,带动人才队伍整体能力提升和全面协调发展。在深化改革方面,推动体系化重构、系统化重塑、整体性变革,加快提升科研院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四、努力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做好“四个表率”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两院院士做“四个表率”,这也是对广大科技人员的共同要求,更是我们履行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使命担当的精神力量。要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确立”。 

  做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表率。我国科技事业70多年取得辉煌成就,最根本、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广大科研人员在党的领导下,始终把国家和人民的需要作为科技创新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传承好老一辈科学家心系人民、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以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始终保持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把个人的科技追求融入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伟业之中,努力在新时代建功立业。 

  做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表率。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创新自信和勇气,树立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雄心壮志,凝聚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气神”,在破解重大科技难题上担当作为,在解决国家重大需求中敢于啃硬骨头、打硬仗,摆脱跟踪惯性和跟风惰性,走出“舒适区”,勇闯“无人区”,做出更多重大战略性和原创性贡献。 

  做坚守学术道德、严谨治学的表率。良好的科研道德和作风学风是科技创新的生命线。要积极倡导重实干、重实绩的评价导向,坚决破除“四唯”,让想创新、能创新的人才有舞台,使科研队伍中的老实人不吃亏、投机者难得利。引导广大科研人员坚守科研伦理,发扬学术民主,践行学术规范,对学术不端“零容忍”,让学术道德和科学精神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 

  做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表率。青年科技人才决定着科技创新的活力和未来。要紧紧围绕2035年建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目标,把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为他们提供更多成长机会、搭建更好的创新平台,着力解决好工作生活方面的实际困难,让青年科技人才全身心干事创业,加快脱颖而出,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